作 者 |
題 目 |
下 載 |
陈 春 声
肖 文 评 |
〈聚落形态与社会转型:明清之际韩江流域地方动乱之历史影响〉 |
|
陈 丽 华 |
〈清代台湾六堆地区的节妇与地方社会〉 |
|
陈 丽 华 |
〈忠义祠与圣火——从运动会看日治后期到战后初期的台湾六堆〉 |
|
陈 丽 华 |
〈「客家」身份的建构——殖民体系下的香港新界与台湾六堆〉 |
|
张 兆 和 |
〈非物质文化遗产象征边界的移动——中国广西中越边境京族哈节的个案研究〉 |
|
张 瑞 威 |
〈太平天国后江苏省县级行政危机-以阜宁县为例〉〉 |
|
蔡 志 祥 |
〈仪式与身份转换:香港新界北约地区的醮〉〉 |
|
蔡 志 祥 |
〈本土化、区域化和全球华:华社与故乡及世界的联系──以新加坡潮州八邑会馆为例〉 |
|
蔡 志 祥
马 木 池 |
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传与保育──以长洲岛的太平清醮为例〉 |
|
邓 庆 平 |
〈从「官军之庙」到「商人之庙」——从蔚县玉皇阁之例看华北边镇的社会变迁〉 |
|
丁 慧 倩 |
〈社会资源与家族化进程──以明清青州穆斯林家族为例〉 |
|
丁 慧 倩 |
〈从《经学系传谱》看经堂教育的兴起〉 |
|
丁 慧 倩 |
〈从「都人南迁」到「出于回部」:明清山东青州回回历史记忆的变迁〉 〉 |
|
丁 慧 倩 |
〈里甲、清真寺与回回家族——以山西长治回回家族为例〉 |
|
科 大 卫 |
The tusi that never was: find an ancestor, connect to the state |
|
科 大 卫 |
〈从《钦明大狱录》看明中叶的户籍、身份与城市生活〉 |
|
科 大 卫 |
A historical view of Chinese entrepreneurship |
|
贺 喜 |
The myth of native subjugation in the creation of lineage society in south China |
|
黄 国 信 |
〈苗例:清王朝湖南新开苗疆地区的法律制度安排与运作实践〉 |
|
黄 志 繁 |
〈土客冲突、商镇发展与民俗创造——江西上犹营前圩的个案研究〉 |
|
劳 格 文 |
The origins of Daoist exorcism |
|
劳 格 文 |
Gods and ancestors: cases of crossover |
|
梁 元 生 |
〈客南彼与南洋儒学:十九、二十世纪之交客家诗人对星马华人社会的冲墼〉 |
|
梁 元 生 |
〈香山、买办、华侨、革命:商人李耀祥与二十世纪中叶的香港〉 |
|
李 平 亮 |
〈大变局」与近代南昌社会变迁〉 |
|
廖 迪 生 |
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: New Concept, New Expectations |
|
廖 迪 生 |
‘Tradition’ versus ‘Property Inherited’: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s for Hong Kong’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|
|
刘 志 伟 |
〈从建置沿革看“东莞”的地理区位优势〉 |
|
马 建 雄 |
Shaping of the Yunnan-Burma frontier by secret societies since the end of the 17th century |
|
马 建 雄 |
Marriage and Land Property: Bilateral Non-lineal Kinship and Communal Authority of the Lahu in Southwest Yunnan Frontier, China |
|
马 健 雄 |
〈从仪式神话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:作为拉祜族文化标记的“牡帕密帕”〉 |
|
马 木 池 |
〈光绪初年之晋省赈捐──丁日昌与潮州地方社会的关系〉〉 |
|
卜 永 坚 |
〈1708年江南饥荒的政治经济学〉 |
|
卜 永 坚 |
The Ming Salt Certificate: A Public Debt System in Sixteenth-Century China |
|
卜 永 坚 |
〈盐引.公债.资本市场:以十五、十六世纪两淮盐政为中心〉 |
|
卜 永 坚 |
〈從从「葬寔仆真」到「一体开豁」──以徽州婺源余姓《钦定例案》为中心〉 |
|
卜 永 坚 |
〈「「自古丛社中兴,必借王臣外护」──晚明天台宗僧人无尽传灯的文化网络〉 |
|
饶 伟 新 |
〈明清时期赣南地区乡村聚落的宗族化与军事化〉 |
|
饶 伟 新 |
〈「土地革命前夕赣南乡村的聚落形态与小区关系〉 |
|
谭 伟 伦 |
Communal Worship and Festivals in Chinese Villages |
|
谭 伟 伦 |
〈中国地方宗教仪式〉 |
|
谭 伟 伦 |
〈粤北及赣西北山区乡村醮仪的佛教元素〉 |
|
谭 伟 伦 |
Exorcism and the Pu’an Buddhist Ritual Specialists in Rural China |
|
王 振 忠 |
〈徽州与衢州:江南城乡的片断记忆──稿本《静寄轩见闻随笔、静寄轩杂录》初探〉 |
|
黄 永 豪 |
〈湖南易俗河米市考〉 |
|
吴 滔 |
〈清代日记所见江南地区的水运〉 |
|
肖 文 评 |
〈祖先开基的传说与解读:以大埔县百侯杨氏为中心〉 |
|
肖 文 评 |
〈清代大埔人移民台湾研究〉 |
|
肖 文 评 |
〈近代南洋大埔人与原乡互动研究〉 |
|
肖 文 评 |
〈粤东海外移民与近代侨乡的形成与建构〉 |
|
肖 文 评 |
〈客家称谓之始与永安社会——以屈大均《永安县次志》为中心〉 |
|
肖 文 评
王 濯 巾 |
〈河源地区传统村落建筑与社会变迁──以仙塘潘家围为例〉 |
|
谢 湜 |
〈太湖以东的水利水学与社会 (12-14世纪) 〉 |
|
谢 湜 |
〈十一世纪太湖地区的水利与水学〉 |
|
谢 湜 |
〈明前期江南水利格局的整体转变及相关问题〉 |
|
游 欢 孙 |
〈地方自治与近代江南县以下行政区划的演变──兼论商业市镇的政区实体化〉 |
|
赵 世 瑜 |
〈从贤人到水神:晋南与太原的区域演变与长程历史——兼论山西历史的两个「历史性时刻」 〉 |
|
赵 世 瑜 |
〈图像如何证史:一幅石刻画所见清代西南的历史与历史记忆〉 |
|
赵 世 瑜 |
〈传承与记忆:民俗学的学科本位——关于「民俗学何以安身立命」问题的对话〉 |
|
赵 世 瑜 |
〈民国初年一个京城旗人家庭的礼仪生活——一本佚名日记的读后感〉 |
|
|
|
|